生物生命與人格生命 : 醫學界的生命觀

 

 

 

 

 

一、作者簡介
  
英格哈特(H. T. Engelhardt, Jr),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教授。他的觀點可以代表醫學界的生命觀。
 

二、英格哈特的生命觀點

  由於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必須要進行活體實驗及各種人體研究,但有些人認為這方面的實驗不符合倫理及人道精神,因此產生許多爭議的倫理問題。作者為了替近代醫學所面對的生命倫理問題做出有效的道德基礎及立論,因此他嘗試從人的生命中,區分出人有「生物生命」及「人格生命」兩個部分。
  「生物生命」是指:人腦死後,其他身體機能仍然活著的情況,但已不是具有自我意識的行為者,也沒有道德行為能力;此時稱為「活著(aliveness)」。
「人格生命」是指:人未腦死,並具有自我意識,也有道德行為能力;此時稱為「活人(personhood)」。
  作者認為每一位「人格生命」都應該受到尊重及保護,但「生物生命」則在某些情形下(如:醫學研究、重病症者及特殊情況需接受墮胎者…),可以被視為不具有人的身分,而可以進行醫學實驗、安樂死及墮胎…等行為。


三、簡評英格哈特的生命觀點

  英格哈特所提出的觀點,乃是建立在對社會整體有利益及價值之原則上,乃是一種「效益主義」。
  面對醫學及生物科技的發展需要,雖然急須要倫理學界提出新的倫理學理論及觀點,但大多數的生命倫理學者,為避免觸及敏感的倫理問題,因此仍不太敢提出各自看法,而默許問題的存在或認隨發展。在此情況下,作者本於醫學角度,提出此生命倫理觀點,其勇氣及務實的態度確實讓人敬佩。但為了避免這樣的倫理觀受到誤解及誤用,作者應特別規範此理論只能應用於對人類有助益的醫學發展上,而不適合於其他領域,以避免此理論帶來道德上的過度鬆弛。

 

 

※參考書目:
Louis P. Pojman,《現代生死學--今生今世:生命的神聖、品質和意義》,陳瑞麟譯,台北:桂冠,1997。
H.T.Engelhardt,Jr,《生與死的倫理議題》,ed. Tom L.Beauchamp and Sevmoar Perlin。


 

 

 

 

 

 

 

  
Home Page

 

 

 

by 魏連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