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電影:論「 好萊塢電影的宗教意涵」

  

 

 

 

 

一、今日的金錢教

金錢是過去貨幣的現在形式及用語。[1]金錢約於西元前15世紀開始出現,[2]其目的乃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但是金錢不僅只有其媒介職能,並且還具有一股神秘力量;[3]凡金錢所到之處,都強烈威脅著該地的傳統與其文化,[4]並且漸漸地改變社會及生活型態。[5]雖然人們總以為金錢只是供人使用的物品,但事實上,它從來不曾只是工具或僕人,反而恰恰是與上帝同等地位,[6]掌控著人們的實踐意識,引領人們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7]

現代人對於金錢的需求與依賴已經到了無法抗拒、無可救藥的地步。金錢牽動著人們全部的注意力,人的生命似乎全是為了這個原因而存在;[8]它不再只是具有市場上的經濟價值,且亦擁有了人類靈魂層次的超然意義。金錢儼然成為現代人的一切,成為現代人的終極關懷 (Ultimate Concern),成為人們的上帝。[9]然而這並不是工商業社會才有的現象――它只是這樣現象普遍化的時代,早在金錢成為廣泛使用的市場媒介時,它就存在了。

但究竟金錢如何能成為信仰呢?許多人都知道拜金主義,但曾幾何時出現了「金錢教」呢?事實上,當只有少數追隨者時,人們通常就以「某某」主義來稱呼他們;一旦信眾越來越龐大,成為全體共識或主流文化時,這個某某主義的稱號卻會隱退;而其本質便轉化成為某種無以名之的意識形態。更恰當的說,它進入了無形宗教的範疇。[10]這裡所說的金錢教,便是以這種意識型態的力量,支配著人們的思維及價值觀,[11]使人對金錢有著無比堅強的深切信念,而產生對其完全信任、執著、屈從、委身、奉獻等的宗教性行為。因此,並不存在著一種有形式、有名稱的「金錢教」,而是一種無形的宗教及其意識型態。

20世紀初,德國社會研究教授馬克思‧霍克海默 (Max Horkheimer) 就認為:人在歷史的前進過程中拋棄了有限制性的宗教形式,然而在社會中卻仍存在著宗教的力量。[12]此外,宗教社會學家盧克曼(Thomas Luckmann) 也指出:現代宗教的特徵即為:無形式化、非傳統形式化與私人化。現代人不在需要透過宗教組織、制度、經典及教義,就能與超驗的世界接觸。[13]在啟蒙之後,傳統的宗教將式微,而無形的宗教將繼之成為現代人的信仰。

金錢教便以這種適合現代人的宗教型態,擄獲了現代人的心靈。它在層次更超越了傳統宗教,因為後者常是受到有形的教義、儀式、組織及制度羈絆,而無法使信仰者的宗教生命發揮至極;而前者由於完全是一種精神上的信念,擺脫了有形的宗教束縛,因此更容易使追求者達於宗教最高境界――信仰與生命完全交融;甚至令信仰者自身察覺不出有宗教信仰的存在。金錢教早已悄悄的登場,並獨攬宗教大權。

而在社會功能方面,在早期的自然經濟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都是透過生活共同體――特別是宗教,將人們凝聚起來,使人不會是一個孤單、獨一的個體。然而,到了貨幣經濟的現代社會,在劇烈的分工化與個人化結果,社會成員本來會是散沙,宗教也毫無整合力量;但是,金錢卻能將現代人聯繫起來,[14]使信徒之間產生強烈的互動關係,並能使一切原本有巨大差異的個體,其信念與目標都一致起來。在這個整合與互動的意義上,金錢教取代了過去一切傳統的宗教。[15]

在個人功能方面,現代人都經歷過金錢所帶來無比的喜樂及祝福,使人在痛苦的生活中,獲得慰藉而能繼續面對壓力、挫折與困難,它賦予生命積極的意義。並且,在消費文化的商業社會中,金錢成為個體自由的載體,[16]使人在金錢中,得到真正的自由。[17]現代人至終體悟到:好處不在它以外。也因此對它的熱心未曾衰減,那起初的愛心也未曾失去。除它以外,人們在世上別無所求、別無眷戀。他們也深信: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可能都屬耶穌基督;但是,“地上”的一切卻是由金錢所掌管。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可以用金錢來抵償任何的罪行――包括殺人;[18]在靈魂上,金錢與基督都有著救贖赦罪的力量。窮人們相信耶穌,富者則相信「贖罪券」,教會在通往天國的窄路旁,用金錢開了一條較寬的路。[19]金錢使人罪得赦免、靈魂得救,它已然擁有宗教之神聖地位及力量。

過去傳統宗教對個人生活、生命及群體互動、凝聚的功能;如今,金錢教都滿足了這一切,因而取代了一切傳統宗教。[20]基督教直到地極的目標,[21]乃是金錢教率先得到實現,而成為世界上首大宗教。[22]宗教並非在科學理性的現代社會中式微――那是傳統的宗教,恰恰是人類史上的高峰時期――這是金錢教的作為。沒有金錢,現代人簡直無法生存、現代社會也無法運作、現代宗教也將消解。

另一方面,金錢在人類世界中的影響力,使我們無法不相信其背後似乎有著一位超驗者的力量在運用著它來掌控著世界。那麼究竟“祂”是誰呢?的確,祂也需要有一個名字――就如同摩西想問上帝的名字,雖然上帝沒有告訴他,[23]但由於人仍然有稱呼上的需求,因此就構想出耶和華上帝之名。[24]然而,什麼名字適合金錢教那位超驗者呢?由於最早用於鑄造金錢的原料就是黃金;[25]而且直到今日,金錢與黃金都一直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26]因此我們可往這個方向探尋。聖經在這裡給了我們一些提示:在聖經中第一次出現在地上的無生命物質就是「黃金」。[27]在創造初期,它顯得很突出,似乎也隱含了這是一樣具有價值且有意義特殊的存有物。而這個充滿黃金的特別地方被稱為是「Havilah(哈腓拉)」――它似乎非常合適成為這位超驗者的名字。[28]

我們也能繼續依循基督教的路徑而對Havilah有更深的理解:金錢教那位至高者Havilah也是一個「靈」[29];透過此靈,人們能明白一切如何在現代世界生活的道理,進而使人在俗世中得著平安喜樂。

或許有人會質疑:Havilah真的存在嗎?其實,就如同基督教的上帝,Havilah雖是眼不能見,卻是真實存在。然而這也並不是現代人所關心的,因為存不存在的問題,並不會困擾著信徒;最重要的是:他們深信不疑。當信徒把金錢看做生活的準則與獻身的對象時,這方面的質疑就無效了。[30]並且,我們從許多信徒的見證――信的在現世蒙福,違背的遭受困苦,也能得知Havilah的存在及其大能。

當然,Havilah也急欲與基督教抗衡;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將耶穌商品化及價格化的事件。在過去,猶大以30塊錢將祂賣掉[31];在現代,聖誕節的主角早已不再是基督,取代祂的也並非是聖誕老人,而是消費活動。此外,部份基督徒認為:透過信徒的宣教行動及教會的影響力,就能進入千禧年之至善時代;[32]金錢教卻聲稱必須透過它們,這樣的理想方能實踐。傳福音給貧窮人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33]在現今社會中,的確總是在金錢那裡才成為可能。其次,也是Havilah 讓現今世界更加多采多姿且充滿歡樂,使卑微的昇高,貧窮的得富足,讓許多人感到天堂已經在這個世界。

 

二、今日之金錢教何以成為今日之金錢教

哲學家雖然看出金錢教及其問題但是卻未掌握到今日的金錢教如何成為可能的最關鍵因素。要解決金錢教所帶來的危機,就如同要抑制基督教的發展,並非是將基督釘在十架上――這正好幫助了它,而是改變保羅――是他使基督教成為今日的基督教。

即便在現今社會裡,像是保羅這樣的宣教及傳道人物,其重要性仍不亞於過往。例如:基督應許再來的日子已過了將近二千年,有些信徒總會對於這個應許感到疑惑與不耐;然而信徒之所以能繼續的增加與虔信,宣教士及傳道人那不斷地描繪著信仰美好的圖像以喚起人們的跟隨與堅固信徒信心的宣傳及講道,發揮了關鍵的影響力。為此,金錢教也需要藉由一些使者,替困苦生活中的現代人,注入生命的活力。因此,金錢教要使信徒更增加及穩固,並邁入更普世化的宗教階段,必須要有為其信念服務的宣教士與傳道人。

雖然一直以來,各宗教除了透過神職人員來宣講教義及信念外,也多方嘗試以不同方式來傳遞信仰;但進入進入二十世紀後,所有傳統形式的宣教策略已被認為太過刻板,且不符合時代潮流。在此方面,Havilah早已察覺:諸神及其各種超驗性的商品,都必須藉由傳媒來行銷的時代動向與流行趨勢;[34]也深知電影乃是現代世界中最有影響力的傳播媒體,[35]因此,祂在電影發展的初期,就揀選「好萊塢電影」――其實是創造“他”們,成為金錢教的神職人員。

然而,為什麼不是選擇普及性及影響範圍更大的電視呢?除了因為電影乃是影像藝術的至高表現及形式外;更重要的是,電影比電視更有著強烈的宗教本質與意含。我們發現,宗教中最先出現也是非常重要的「儀式」部分,[36]在觀賞電影過程中乃是非常豐富,而電視卻不盡然。一般說來,大家在到達戲院時,必須先排隊等候,讓心靈有所沉靜及準備;在金錢獻上後,聚會即將開始;入場後眾人被要求必須關上手機,且自始至終靜坐不語;接著是唱詩歌,[37]然後進行最主要的傳道活動。聚會當中,談話及離席都被視為不敬;結束後,會眾共同離場。再者,就像各種宗教聚會,電影也總是安排在各種不同時間、在各種不同地方、播映各種不同類型的影片,便利觀眾多元性的選擇參加。也像是告解,人們可依個人的情況及需要,自己決定何時前往及前往次數。同樣的,寬闊、華麗及交通便捷的電影院,總是吸引較多人潮;而小的戲院則以其親切、隱密及清幽為訴求;聚會處的周圍環境也提供相關服務措施,供信徒能購買其他所需。第三,收看電視的情況常是不由自主或是消磨時間的隨意行為;電影則是在深思熟慮後做出決定的意志行為。電視隨手可得、輕而易舉,也不會有人願意驅車離家去觀看電視;觀看電影則願意舟車勞累,甚至等待、付費及排隊進入也都心甘情願。觀看電視,穿著不拘;觀賞電影,穿著常經審慎考慮。觀看電視,身心輕鬆;觀賞電影,神情集中,甚至非常在乎全程參與,深怕遺漏了某個部分。電視製作簡略短暫,只像似弟兄姊妹一般分享;電影製作嚴謹冗長,猶如宣教士的佈道及傳道人的講道。電視藝術性淺薄;電影卻是影像藝術的至高表現。電視的內容常枯燥乏味、令人淡忘;電影內容卻讓人印象深刻、意猶未盡。電視不常令人有何聯想;電影卻有許多啟示,讓人有如獲至寶、如見光明。以上這些都顯示出電影有著更強烈的宗教意涵。

可是,又為什麼蒙揀選的是「好萊塢」而不是其他電影製片場呢?首先,也是宗教的因素;好萊塢從創始初期直到如今,都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好萊塢名稱的起源乃是:最早買下現今好萊塢大片土地的哈維•韓德森之妻戴伊德•威克斯 (Daeida Wilcox)認為此地有著敬天畏神的神聖 (Holy) 特質而命名為Hollywood。而好萊塢電影的創始人之一華納,其電影公司的箴言為:「教育、娛樂、啟發」,而華納家族也表示:「電影彷彿是對觀眾施了一道神秘咒語,巧妙地傳遞了信念與價值觀。」[38]許多學者也指出:古早的宗教信念皆附屬在神話中,[39]過去的神話即是現今社會的意識型態;到了二十世紀,最大的神話源自於美國,而美國最大的神話則出自於好萊塢,然後再透過電影將這些宗教性神話傳播到世界各地,使全球觀眾都沉溺在這個信仰中。特別是在1930年後,好萊塢電影進入黃金時代,好萊塢的導演、編劇及製片人儼然成為「先知」,電影則是「使徒」,明星則為「見證人」[40]。好萊塢電影促成歷史上最成功的信仰合一運動,它的影響力遠超過任何宗教及國際組織。[41]這些特點都顯露出好萊塢的宗教內涵。

其次,沒有其他的電影場像是好萊塢一般,能聚集如此多的電影從業人員,而形成一個巨大的電影工業區域,並且不斷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其他製片場。再者――這也是最重要的,好萊塢總是以金錢為導向,並與金融業有著密切關聯,其本質乃是徹底地商業化。[42]

由此可知,在探討好萊塢電影時,若未從它與金錢教的關係上來加以理解,則將無法完全理解,甚至造成誤解。我們也必須留意:並不是好萊塢電影及其工作人員造就了宗教性神話的意識型態而使觀眾成為其信徒,恰恰相反;乃是金錢教及其意識型態影響了群眾,而好萊塢電影及其工作人員只是在為這些信眾做宗教服務的神職人員。所以真實的情況乃是:有一股強大的意識型態掌控著大眾及其價值觀,而製作人再根據大眾文化,投其所好,製作出迎合潮流的影片;[43]然後這樣的影片又再一次的增強人們對金錢的信念。可是,這並不意味:現代人在製作電影,恰好是電影成為現代人生活的製作人;這也不意味這是一個封閉的循環體系;因為,這乃是由Havilha主導著一切。

而好萊塢電影也不負所託,盡心竭力完成其宣教士的使命;它的腳蹤早已無遠弗屆、直到地及,[44]並且凡它所到之處,金錢教必定迅速席捲、蓬勃發展。即使在最抗拒美國文化的中東地區,好萊塢電影仍然順利的登陸;雖然保守勢力意識到好萊塢電影中美國及西方文化的影響力而力圖嚇阻,但仍徒勞無功。在這裡,我們看到電影 (movie) 其本質之一就是強大的行動者 (mover),這也是「宣教士」必具備的特質。

然而,好萊塢電影是如何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擄掠全世界各種不同民族的生命及靈魂?好萊塢電影似乎總是能讓現代人生命中的空虛、痛苦及困乏,在觀賞後獲得了無比的滿足;[45]並且從影片中獲得真理、盼望及力量,使生命能再次重新出發,繼續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挫折,向著人生目標邁進。使他們除了在當下,以快樂無比的心情離開,日後可以不斷的回味無窮,且急於將電影內容與生命的喜悅與親友分享,鼓勵他們前往觀賞,希望他們也同得這好處。這樣的情況完全無異於信徒在教會中的宗教經驗與聚會後的分享行為。究竟觀眾這樣的宗教經驗及生命改變是如何可能發生於只是座在電影院中的個體身上呢?好萊塢電影的「傳道人」在此上場。

傳道人的一般功能是:提供適切的服務,滿足信徒身心靈方面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讓信徒在聚會過程中體悟到信仰的真理,並能將其應用於生活上。在此方面,好萊塢電影毫不遜色。在身體部分,它讓信徒得著“真正”的喜樂。沒有人會質疑或否定好萊塢電影在娛樂上的貢獻,似乎一切對於好萊塢電影的反對,在此都成為無效。因為「娛樂」對於現代人而言,乃是正當且必要,而好萊塢電影則是最能使人們在短暫的時間中,獲得感官上的刺激、享受與滿足。其豐富的影像及音響效果,加上戲劇化的情節內容,都使人們在一般生活中必需被壓抑的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都得到宣洩。對某些人而言,這種感官享受甚至不僅是在視、聽覺方面;透過場外販售的食品,還能使味覺及胃覺也能得到相當的滿足。事實上,不必擔心在觀賞過程中進食,會貶低或扼殺電影的宗教本性及功能,因為金錢教本來就是世俗化的信仰及形態,不需要神聖性的宗教外衣;恰恰因為它是如此的人性且有彈性,使人們在身體放鬆的情況下,心靈更容易接受一切宗教信息。相較之下,許多傳統宗教的聚會所背負神聖莊嚴的責任與包袱,反而成為現代信徒的沉苛,也使非信徒敬而遠之。諷刺的是,雖然許多宗教一直想要維護這個傳統,但仍然普遍存在著「喫教信徒」。而近年來許多傳統宗教的活動,所幸也開始以娛樂活動及食物為好召,吸引外人參加。[46]這樣的宗教活動與觀看電影實已差異不大。

現代人因著生活中承受許多的壓力、痛苦,因此需要透過「娛樂」活動來調適自我,使之能繼續承擔這樣受苦的生命。而在貨幣時代之前的人們並沒有如此情況,他們不需靠著娛樂的鴉片來麻醉自己遺忘生活中的煩惱,因為那時的生活本來就不是那樣的難以承受。現代人需要電影作為娛樂,就意味:現代生活的難以負荷而必需有一種「緩解劑」來加以鬆脫自我。這樣看來,好萊塢電影有意識地要人們繼續陷入現代社會的迷惘中,它為人們注入了短暫的娛樂性毒品,令他們不自覺得為這個現“金”社會奉獻自我。[47]在此我們看到了好萊塢電影娛樂功能的宗教性。

其次,在心靈的部分,觀眾首先會對影片中某個(或某幾個)角色產生認同;然後透過該角色在劇情中面臨困難及衝突的情況下而後轉變為圓滿解決的過程中,個體獲得了有效的心理補償(Compensation)[48]並且,人們的夢想也總是在影片中率先被得到實現;也就是說:人們總是在好萊塢電影中找到人生的目標及理想。接著,觀眾也會將該角色的一切消費、購物、穿著、飲食、習慣、個性、作用、信念、行為舉止、人際關係、社交方式、愛情觀、價值觀、人生目標,甚至居家環境、佈置裝潢、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及身世背景等細節,冥記於腦海中,特別會對於自己生命中最為渴望與企求的部份,烙印於心靈深處。

光是到此,這些在觀看電影過程中的感官享受、心理補償及不可名狀的心靈滿足,也足以使人通體舒暢的離開戲院。然而最大的影響及效果,總是在觀賞之後產生的:人們開始不斷的追憶劇情中那些所認同角色的一切作為,繼而開始在現實中,將虛擬的角色做真實自我的扮演。於此,好萊塢電影所娓娓道出之金錢教深遂信念,開始巧妙地引導人們將領受的真理轉換成為生活準則,悄悄地發揮它巨大無比的影響力。至於,那無法實現的部份――就是那存在於內心深處的渴望及企求,就成為了人生命中的各階段目標。

奇妙的是,個體就在這不斷追憶、默想、成為目標及付諸實踐的過程中,生命得到了提昇,並享受生命成長的歡愉,且成為現實生活的強大動力。也因為人們在電影活動中,所獲得這種身心靈的全然滿足,都使人們輕易的染上「電影癮」,繼而計劃並期待下一次電影活動的到來。凡此種種,都無異於基督徒從禮儀、詩歌、禱告、十字架及各種宗教藝術品中,獲得視、聽覺的感官刺激,從聖經閱讀、神職人員講道過程中,取得角色認同與心理補償,繼而獲得心靈滿足,使信徒染上「聚會癮」,而渴望下一次宗教活動或心靈特會的到來。再一次的,我們已看到好萊塢電影的宗教意涵及功能。

不過,在這裡我們也必須討論一個問題:難道所有的好萊塢電影都是金錢教的發揚者嗎?答案似乎應該是否定的,因為的確存在著許多「反金錢教」的影片。而這種影片內容最常見的模式就是:一個物質缺乏的窮人家庭充滿天倫之樂、精神生活富足,他們行為舉止端正且有智慧,受到眾人愛戴,生活快樂無比;而電影中那些有錢人,雖然然物質豐富,卻是刻薄無情,殘酷不仁,最後落得孤單寂寞及痛苦哀傷。然而,由於這一類反金錢教的電影,若其中描述窮人的生活環境真正屬實,那麼常是令人難以茍同及接受。反而富人的環境確是乾淨、整齊且華麗堂皇而令觀眾羨慕不以。更麻煩的是,觀眾總是很能調適自己,他們的心理反應及心得感想往往不是如原先所期望的反金錢教理想;因為,對於那些較貧窮的觀眾,他們從影片中富裕者的物質生活中,找到了能繼續容忍現實痛苦生活的精神力量;而對於那些富裕的觀眾,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做到:既過著舒適的物質生活,且又能擁有天倫與精神方面的快樂,同時也樂於助人,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所以他們自認是世界中最快樂的人。因此,實際上不會有窮人在看完此類電影後會想要繼續維持貧窮生活;而有錢人也不會在看完電影後會懊惱或自責太富有。想要用電影來矯正人心或對抗金錢教的製片人,常常更幫助了金錢教的發展。即使真的能製作出最完美的反對金錢教電影,但也不要忘了:異教徒總是更能增加信徒的凝聚力,異教思想更能使信徒對其信念做出省思而更加穩固。

此外,雖然也有一些完全沒有論及任何金錢觀或價值觀的好萊塢影片,例如:「動作片」、「喜劇片」等。但假如認為這些影片完全不會對人產生任何在金錢價值方面的影響,那麼就只是看到其表象。其實只要深入探究,就會發現:許多影片內容都是建立在金錢教的信念基礎上來鋪陳劇情內容。比如說:這些影片的主角們,似乎都不用擔憂生活所需,這就意味當人沒有金錢方面的缺乏時,才能擁有更多的冒險、刺激、浪漫的豐富生活樂趣。那麼「科幻片」呢?它不只是對一種未來世界的幻想嗎?與現世的金錢教有何關聯呢?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類的電影內容似乎暗示著現代社會繼續發展後,就會邁入下一個嶄新及更美好的未來;這類電影為現代人建立了深具盼望的未來,讓現代人更安心的投入金錢教世界的發展。科幻片正是述說著金錢教的「末世論 (Eschatology)」。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好萊塢電影既有強烈的宗教角色及功能,那麼也勢必會發生與其他宗教衝突的情形。的確是如此,電影出現直到今日這一百多年來,宗教界對電影的韃伐從未止息,早在1930年時,基督教界就曾經制定一項電影法案,要求電影業者必須製作符合正確價值觀及道德觀的電影。然而,歷史告訴我們:電影永遠是贏家[49]―――連宗教徒都成為忠實的影迷。台灣某大教會曾在新聞媒體上公開譴責並發起拒看電影「哈利波特」活動就是一個例證,[50]在此次宗教界與好萊塢電影的對抗過程中,基督教不但未對該電影產生負面影響,反而造成外界對基督徒產生許多負面的看法;結果,基督教界不但成為該電影免費的宣傳義工,而且還引發基督教內部也產生贊成及反對兩派人士互相指責的窘況。[51]一如以往,宗教界徹底失敗。[52]

金錢教能成為今日的金錢教,乃是Havilah透過金錢及其意識型態的力量、信念及功能,加上好萊塢電影強大的宣教及傳道結果。如今,Havilah實以做到將金錢教的信念,完全融入電影內容,讓人們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心靈便已走向彼岸。

 

三、結語

在以金錢對一切人事物進行估價的現代社會中,[53]許多無法用金錢來表達與體現的層面將完全被漠視;人事物原本的特性都被消解。[54]當人事物一旦有了具體明確的價值時,其實也就是徹底的被貶值,完全喪失最高價值的可能。這是現代人的異化,[55]也是金錢教的普世化。然而這個當代的嚴重危機,並非能由解構現有價值體系所能達成――這樣反而催毀了現今社會的載體,而應該是恢復價值的原貌。另一方面,許多宗教界人士也開始意識到情勢再如此下去,將面臨金錢教世界的可怕後果,因此也迫使那些總花心思於其他有形宗教的基督徒及神學家能有所提醒,而必須對此要做一些回應及努力。

至於在好萊塢電影方面,雖然有些學者早已發現好萊塢電影那傳遞西方帝國主義[56]與錯誤價值觀,及其所造成文化帝國主義、[57]電影商業化、缺乏深度思考、[58]等等的負面影響,因此不遺餘力的加以譴責。但是卻僅有少數的學者發現它所隱含的宗教本質的問題。很明顯的,好萊塢電影已從商業層次、文化層次提昇為宗教層次――人類歷史中最長久、最混沌及最難解的問題總是存在於此。電影只不過是傳達訊息的僕人,若未能找出幕後的主人,那麼就如同聖經舊約中的猶太人即使殺死了某位先知,上帝仍然會差遣另一位先知出現。好萊塢電影因而絲毫不受影響且越發日益蓬勃。

所幸,在好萊塢電影勢力氣焰高漲的情況下,在電影史上仍然有許多的頂尖的電影從業人員致力推廣正確價值觀的電影,[59]這類的影片通常因商業及娛樂性不高,而無法產生廣大影響,但它然仍具有著撥亂反正的力量,成為電影中的一股清流,也是電影史中的見證人。此外,電影在現今社會的強大宣傳影響也對總是抗拒運用現代傳媒的基督徒保守派能有所省思,[60]即便他們仍然繼續堅持,但已經不再能忽略電影宗教性角色對群眾及信徒的影響力。

 

 

(以上內容為魏連嶽老師於中華福音神學院2006年暑期「基督教與文化」課程中的授課講章)


 

[1] 廣義的貨幣包括:金、銀、銅、貝殼、珍珠、皮毛、胡椒、麥等早期的貨幣。(參馬力其奧•維琴齊尼,《貨幣史:便利的交換體系》,龔春雷譯,中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p.79。)本文對金錢的定義比較指的是:由國家或群體所認定的機構所鑄造制定的錢幣,具有合法及公信地位,為眾人所接受,並於市場上具有公認的效用價值及衡量價值,特別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

[2] 目前證實,最早的貨幣約是在西元前15世紀時,出現於特洛伊和克里特島。參馬力其奧• 維琴齊尼,《貨幣史:便利的交換體系》,p.2、導言p.1

[3] 馬克思所說:「商品」的神秘力量,(參Karl Max,《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四節,轉引自曾慶豹,《上帝、關係與言說》,台北:五南,2000p.407-408。)其實是金錢使商品產生價值所導致。而「資本宗教」或「商品拜物教」之所以能成為信仰,也恰恰是金錢所達致的。

[4] 非洲伊索匹亞西南部,有一蘇爾馬(Surma)部落民族,以「棍棒及嘴盤」著稱;乃是世界上少數未受到文明影響,仍維持傳統文化的民族之一。現今他們仍然以鑽木取火,女孩以穿唇洞戴嘴盤(女孩在青少年時期,將下嘴唇割裂,套上木圓盤,到了待嫁年齡,下嘴唇可戴上約半張臉大小的木圓盤,嘴唇能戴越大圓盤的女子,越受到男子的愛慕。)來裝飾自己。而這樣仍然非常原始的部落民族,近幾年,當他們開始使用金錢不久後,族人們就越來越重視金錢。接著,過去的以物易物與工作酬勞的型態,以及許多的傳統制度,都產生了徹底的改變。金錢似乎將整個部落給更新了。資料來源:Discovery頻道「部落周」節目。

[5] 德國社會學家Simmel認為:乃是金錢使社會及現代人從理智出發、勤於計算、講求精確,將一切事物都給予明確具體的價值。參Georg Simmel,《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顧仁明譯,台北:聯經,2001p.14-15

[6] 耶穌說:「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耶穌乃是將金錢置於與上帝同等的宗教對象及超越者層次談論。這正彰顯出金錢與上帝的同等地位之可能性意涵。見〈馬太福音〉62124,〈路加福音〉1613

[7] 金錢出現後產生的交換體系,演變為一種新的社會原則及關係,從此改變了人們對價值的看法,而世界也跟著徹底轉變。參Georg Simmel ,《貨幣哲學》,,陳戎女等譯,北京:華夏,2002P.4860161及導言P.5

[8] Georg Simmel,《貨幣哲學》,p.161-162

[9] 宗教學者曾慶豹指出:金錢是現代資本宗教道成肉身、可見的上帝。(見曾慶豹,《上帝、關係與言說》,p.427。)而金錢使原本對立、陌生的事物找到了共通之處,並互相接觸;人們信賴金錢如一至高的原則,超越其他一切;所有的事物也在它那裡找到了價值。這些都證明了金錢成為這個時代的上帝。另參Georg Simmel,《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p.13-14

[10] C. Geertz指出:意識型態即是一種宗教。K. Marx也認為:意識型態乃是一種信仰體系,它如同宗教一般,具有統治世界的力量。(參B. Rocock K. Thompson,《宗教與意識型態》,龔方震等譯,中國:四川人民,1992p.71-99、導論p.4、序言p.2。)現代社會中便充斥著許多諸如此類無以名之的意識型態信仰。

[11] Simmel發現金錢對一般性思維佔據著主導的地位。參Georg Simmel,《貨幣哲學》,p.175。馬克思也曾指出:金錢對人的統治關係,也如宗教束縛下的人一般。參Karl Max,《論猶太人的問題》,轉引自曾慶豹,《上帝、關係與言說》,p.407

[12] Max Horkheimer,《批判理論》,李小兵等譯,中國:重慶出版社,1989p.127

[13] Thomas Luckmann,《無形的宗教――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問題》,覃方明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p152-156 xixxiv

[14] 金錢經濟所特有的支付及收取方式與交換活動使個人必須接觸其他個人及團體。另外,現今所有聯合團體都是以金錢利益為出發點,將成員緊密的聯繫起來。參Georg Simmel,《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p.1-5

[15] Simmel 認為:宗教的主要功能就在於整合性(Einheit),而金錢在此方面的力量更加強大,是它使人與人之間產生許多連結。參Georg Simmel , 《現代人與宗教》,曹衛東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p.10-17139-143。及Georg Simmel , 《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p.5

[16] Georg Simmel,《貨幣哲學》,p.224-229

[17] 古代羅馬法明定:承擔某種義務的人,可以改由以支付金錢來代替原本應履行的義務,以及13世紀的英國也准許用金錢來代替服兵役和作工的義務的例子,都顯示出金錢可以使人從許多枷鎖中解脫出來。此外,當人們人在用錢時,也最能體會到個體所擁有的選擇權。以上都是金錢使人得自由的具體例證。參Georg Simmel,《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p.7

[18] Georg Simmel,《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p.10

[19] 不過,這事件的真實情況是:人以為用金錢買到靈魂的救贖,其實是金錢買到這個人的靈魂。

[20] Georg Simmel,《貨幣哲學》,p.167

[21] 〈使徒行傳〉181347

[22] 有學者甚至認為:金錢教已成為「三界」中之最大勢力。見〈仙化Windows CE〉,載於http://hisen.myrice.com/cyberhumor/microhumor/wince.htm.

[23] 摩西問上帝的名字,上帝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英譯:I am who I am)。」(見〈出埃及記〉313-15)。在此,上帝絕對不是告訴摩西一個名字;上帝乃是要在此特別指出:人無法用某名字來呼叫或掌控上帝,(因為喊名字就有著掌控著被呼喊者的意涵),人只能以「上帝」或「主」稱呼之;而這樣的稱呼,也就顯示出人與上帝的地位及差異。因此,至今人仍然不知上帝的名字,以後也無法知道。而後來基督徒所慣用的上帝之名――耶和華,其實是錯誤的音譯或用法(參楊牧谷主編,《當代神學辭典》,台北:校園,1997p.448-449。),並不能算是上帝的名字。而用耶和華來當作上帝之名,加以書寫、稱呼或介紹,其實都是不恰當的。

[24] 猶太人相信人永遠無法知道神真正的名字,而神之名YHWH也是無法讀出的;因此他們會以其他的名字來代替,如:主(Adonai)或神(Elohim)。而後來基督徒卻將YHWH稍加填字,使其成為可以發音的Yahweh,然而這是猶太人非常反對的。參M. Gellman T. Ilartman,《How Do You Spell God?(神的名字)》,楊秋生譯,台北:立緒,1997P.29。及James Orr,《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中文版《聖經百科全書》,上海:商務出版社,1925P.1-3

[25] 馬力其奧•維琴齊尼,《貨幣史:便利的交換體系》,導言p.6

[26] 參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恩,《神秘的貨幣》,蘇世軍等譯,中國:河南人民,2002p.8。近代各國在印製金錢時,都必須考量黃金存量。此外,中國人稱金錢萬能,而非銀錢或銅錢萬能,這些都顯出金與錢的不可分割的關係。

[27]〈創世記〉211

[28]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設想:當人類始祖犯罪墮落後,大地遭到詛咒,Havilah也異化了。在這個關鍵時刻,魔鬼察覺「黃金」的特殊之處,於是揀選了它,並向它吹氣,使它成為有靈的存有者,名叫Havilah。祂領受了大使命,開始施展掌控世界的計劃。然而,Havilah並不滿意僅是如此,祂盼望受人們崇拜。接下來,就發生了上帝百姓最早的偶像崇拜――“金”牛犢事件。(參〈出埃及記〉32章)直到今日,許多宗教仍堅持以黃金來打造偶像,最起碼也要有金裝。歷世歷代的人們都向著有形無形的Havilah卑躬屈膝。

[29] 或許可稱為:Money Spirit

[30] Georg Simmel,《現代人與宗教》,p.110

[31] 〈撒加利亞書〉1112-13、〈馬太福音〉2615

[32] 特別是後千禧年派信徒。Robert G. Clouse編,《千禧年四觀》,李經寰譯,台北:華神,1995P.93-115

[33] 〈路加福音〉418-19、〈以賽亞書〉611-2

[34] Thomas Luckmann,《無形的宗教――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問題》,p.153-155

[35] 電影乃是第一個真正服務全球的傳撥媒體。參Herman ,E Machesney , R,《全球媒體:全球資本主義的新傳教士》,甄春亮等譯,中國:天津人民,2001p.5

[36] A. N. Whitehead,《宗教的創生》,蔡坤鴻譯,台北:桂冠,1995p.4-9

[37] 多數國家的國歌歌詞都是「詩」的形式,特別是台灣及東方國家。

[38] Cass Warner Sperling,《好萊塢、好萊塢》,林憲政譯,台北:智庫,1995p.3118

[39] Dupré, Louis,《人的宗教向度》,傅佩榮譯,台北:幼獅,1986p.117

[40] 電影明星成為一齣戲,演給世人觀看。

[41] 參李達義,《好萊塢•電影•夢工廠》,台北:揚智,2000p.24。及王北固,《左看右看好萊塢》,台北:文苑,2001,序-

[42] Herman ,E Machesney , R,《全球媒體:全球資本主義的新傳教士》,p.5-6。而消費主義能成為世界的統一語言,好萊塢電影也是居功厥偉。參李達義,《好萊塢•電影•夢工廠》,序p.1

[43] 著名的電影學者芝加哥大學教授Mast曾指出:在觀眾與投資老闆的商業利益考量下,幾乎沒有一位導演、編劇或製片家能獨立自主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攝出一部充滿理想及抱負的好萊塢電影。參Gerald Mast,《世界電影史》,陳衛平譯,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5p.520-521

[44] Wilbur Schramm,《傳學概論》,余也魯譯,香港:海天書樓,1977p.255263

[45] 參鄭泰丞,《電影觀賞:現世的宗教意念性心理經驗》,台北:桂冠,1995p.23-67

[46] 基督教近年來的許多佈道會、福音餐會及聖誕愛筵都是例證。

[47] 史丹佛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Schramm也指出:傳媒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麻醉社會」。傳媒會幫忙維持社會與經濟的現狀,使人們不求改進與變革。參Wilbur Schramm,《傳學概論》,p.243-244

[48] 心理學中所謂的「補償作用(Compensation)」是指: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難,令人產生無力感、自卑感等失望心態,會促使人想尋求克服此失衡狀態的方法。(參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灣:東華書局,991P.42。)現代人從欣賞電影的活動中,正可獲得充分且有效的補償作用;然而需注意的是,這樣的補償作用雖然對人有所幫助,但由於只是屬心理層次,在實質上並無真正助益。因此,在此種平衡狀態並不能維持太久的情況下,人們便會再一次興起觀賞電影的衝動及意念,或是轉向尋求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補償。而學者鄭泰丞就認為:好萊塢電影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最大眾化的電影就是因為其補償功能。(參鄭泰丞,《電影觀賞:現世的宗教意念性心理經驗》,p.49。)

[49] Gerald Mast,《世界電影史》,p.111-113244-247

[50] 其活動主要由台北靈糧堂唐代豪牧師於200110-11月發起,參東森新聞網,www.ettoday.com /2001/11/15/ 157-1222871.htm

[51] 參「香港教會網頁」,基督教消息之評論,網址為:www.hkchurch.org/GenericStyles/ Content.asp?ID=8482&PaperID=0011

[52] 從這個事件中,也顯示出:宗教界似乎很在意有形的巫術及其電影,卻忽略了這電影事件真正的對手根本不是巫術――它在現代社會中根本毫無力量,而是它們背後那無形的金錢教及其意識型態。

[53] 人成為有具體的金錢價位,在近代的保險業及法律事件的賠償與意外事故的索賠中,表露無遺。至於其他事物的情況就更不用說了。

[54] Georg Simmel,《橋與門》,涯鴻等譯,上海:三聯,1991p.265-266。轉引自Georg Simmel,《貨幣哲學》,導言p.7

[55] Georg Simmel,《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p.8-9

[56] HermanE Machesney的《全球媒體:全球資本主義的新傳教士》以及Roy Armes的《第三世界電影與西方》(廖金鳳等譯,台灣: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都針對此部份有精彩論述。國內學者曾慶豹也有詳實的批判,參曾慶豹,《上帝、關係與言說》,p.396-430。。

[57] Trinh T. Minh-ha在此方面有深入的剖析。參Trinh T. Minh-ha〈裏裏外外:電影與文化霸權〉,載於《當代》48期,19904月。

[58] 參鄭泰丞,《電影觀賞:現世的宗教意念性心理經驗》,p.49

[59] Mast, Gerald,《世界電影史》,陳衛平譯,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5p.521

[60] 其實被喻為近代最偉大的佈道家葛理翰(Billy Graham),就是突破傳統宣傳模式,而大力運用電影成功的例證。派拉蒙電影公司曾欲以各種方法邀他加入電影演藝工作,雖然他當時並未接受;然而在日後,葛理翰卻自己創立了全球影片公司(World Wide Pictures),大大運用了電影來發展他的傳教工作。參Richard. Foster,《屬靈傳統禮讚》,P.222228229

 

 

 

 


 

 

 

 

 

 

 

  
Home Page

 

 

 

by 魏連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