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哲學 1

基督教與哲學 2

基督教與哲學 3

 

基督教與之哲學 (I)
 

上帝存在問題的討論

 

 

 

 

一、前言 

        這一門課要探討基督教與哲學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要探討基督教與哲學思想發展之間的關係。如果與前面幾堂的音樂、藝術、傳播媒體、文學、神秘傳統等課程作比較,哲學的確是一個比較難入門、比較難在短時間內可以把握的一個主題。

        我想大多數的同學過去都比較沒有深入鑽研過哲學思想,因此這一堂課我會盡量將哲學講解的比較淺顯,此外也會盡量將討論的主題與我們基督徒的生命做一個聯結。也就是說,我希望能透過討論一些哲學家的思想或哲學運動,來思考當代基督徒應該如何回應這些哲學思想、以及如何反思他們對基督教及基督徒生命的意義。也由於時間關係,我只能挑選一些我個人認為與基督教比較有重要關係的哲學家及他們的思想作討論。

        什麼是哲學 (Philosophy) 

        就字面意義來說,哲學Philos愛,-Sophia智)就是「喜愛智慧」。

    哲學探討各種基本的問題。雖然哲學所處理的問題,都與宗教所處理的問題有許多的重疊,例如:與上帝相關的問題、人的本質 (The nature of humanity)、生命的意義 (The meaning of life)、生存的目的 (The purpose of living)等等。然而,哲學與宗教不同之處乃是在於:哲學討論問題的基礎在於理性,而宗教討論問題的基礎則在於信仰。

    哲學的分支包含:形上學(Metaphysics,以存理論及抽象的方式來探究一切事物存在背後的原理原則)、知識論 (Epistemology,討論知識的來源以及人如何獲得知識)、倫理學(Ethics,討論道德問題)、方法論 (Methodology,討論各種哲學論證的方式,例如邏輯學)等等。

 

二、小孩的畫與哲學家 

播放短片:畫鯨魚的小男孩

這部短片描寫出一個幾乎所有大人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以自己大人的眼光來看小孩子的行為及他們的世界,因此很容易就做出許多不正確的判斷,因而對小孩產生了許多的誤解。

許多哲學家遭遇到基督徒時的下場也常常是如此。許多基督徒總是用自己狹窄的眼光,來批判哲學家的思想及作品。基督徒就好像這部短片中的大人們,只看到哲學家的幾句話,然後就開始認定這位哲學家是敵基督的。事實上,基督徒們根本都還沒有深入的了解一位哲學家的觀點時,就已經先批判他了。

這就好像我們上一堂課提到的,許多基督徒一聽到某某人是哲學家,某某人的文章很哲學時,他就把頭上那盞燈關熄,然後拿起一塊板子,上面打上一個大「X」,他心裡早已經準備要拒絕它。甚至許多罵人的字眼都已經在他的腦海中排好隊,在那裡待命隨時要向劍一般,隨時要射出來把敵人徹底殲滅,他深深知道:若他不如此行,基督的教會就要被這些哲學家們給滅亡了。

也和上一堂課相同,我們必須先調整自己,對於哲學抱持的寬廣態度,然後才有可能對哲學有比較正確的認識。這種開放的心胸並不是要求全盤的接受,而是開放自己去認識一個不同的觀點與想法。

現在,我們可以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基督教與哲學。

 

三、哲學簡史與神哲學家年譜

    在啟蒙運動之前,神學家就是哲學家;而哲學家也都是在探討神學的問題。因此,當我們在介紹哲學史中的人物時,許多哲學家都會是神學家。所以,從基督教建立之後,一直到16世紀為止的哲學家,我通常都以「神哲學家」來稱呼他們。

播放:哲學簡史與神哲學家年譜

 

四、上帝問題及哲學家的論證:Anselm、Aquinas、Kierkegaard

由於古代及中世紀的哲學已經對現代人或當代基督教比較沒有影響力,所以我們將會帶領大家討論近代之後的哲學與基督教之間的互動關係。

        光陰似箭、茫茫哲海中,我們要選擇近代中哪一個哲學家或是哪一個哲學思想來討論呢?我選擇了幾個我認為對近代基督教及現代人影響最大的哲學家或是哲學思想來討論。至於哲學問題則選擇以上帝的問題,作為第一部份的討論焦點。

        從古至今,上帝的問題一直是哲學研究的主要對象。其中,又以如何證明上帝存在的問題,受到最多哲學家的親睞。幾乎所有最有名的哲學家,包括非基督徒哲學家都處理過這個問題。下面我選了三位在處理這個問題上,最有名的神哲學家:安瑟倫、阿奎納、齊克果。

        很抱歉,因為有很多原因,所以我給你們的安瑟倫、阿奎納的文章是簡體字版。閱讀上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問題可能是哲學家的表達方式比較不易理解。兩位神哲學家的簡介在文章開始都有介紹了。

閱讀:安瑟倫的本體論論證  

閱讀:阿奎納的五路論證   

 

        簡單的說,安瑟倫的証明就是:(1)上帝是那不能被構想出比祂還更偉大的事物 (這是一個在哲學上最有名的對上帝的定義)(2)最偉大的事物必定存在於思想中、也存在於真實之中;(3)上帝是完美的,若是上帝沒有存在,那上帝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上帝必然存在。

        而阿奎納的証明則是:(1)事物存在必然有存在的第一個原因 (2)事物能動必然有某種原動力 (3)必然有一樣必然的事物使其他偶然的事物得以存在 (4)再不完美事物的背後必然有一個最完美的事物 (5)大自然中的合諧證明有一位設計者。而這個第一因、原動力、必然者、完美者、及設計者就是上帝。

 
   
    你們認為這種證明上帝存在的方式如何?你會不會被這種證明說服呢?你認為:用這種證明能不能說服你身旁不信主的親友呢?

        事實上,歷史上絕大多數的哲學家都是相信上帝存在的,因為只要經過認真思考,要認為上帝不存在是很困難的。也就是說,從純粹理性來說,上帝存在是比較能讓理性相信的。要相信上帝不存在所要有的信心其實是比要相信上帝是存在的所要有的信心還要大。

 

五、以哲學論證上帝的問題

        然而,神哲學家這種證明上帝存在的方式,是完全用理性及邏輯推理的方式。即使證明有效且能說服人,這樣正明出來的上帝是一個遙遠的、概念上的上帝;並不是可以被感受或經歷得上帝。

        基本上,這一類的証明最大的問題在於:

(1) 先預設上帝是最偉大的事物,然後證明上帝必然存在。這其實是已經先在假設之中暗藏了上帝必然存在事實,卻假裝是在結論中才發現了這項事實。也就是說,安瑟倫已經先把小雞藏在蛋中,然後再假裝去孵蛋,最後蛋破了的時候,告訴大家但裡面的東西必然是小雞。

(2) 概念上或邏輯上所存在的上帝,不等於實際上必然存在。存在思想裡的,不必然存在於真實。這就是理論不等於實際的道理。這個第一因、原動力、必然者、完美者、及設計者是在理性邏輯上被需要,而並不一定在實際上被需要。

(3) 概念上或邏輯上所推得的上帝,不必然等於基督教所說的上帝或聖經所說的上帝。也就是說,哲學家所說所信的上帝可能是與神學家或基督徒的上帝是不同的。雖然名稱都相同,但本質上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上帝。就如同我們概念中天堂的樣子,不必然等於實際上天堂的樣子。這就是為什麼當保羅說到天堂時,他只說:那是一個好的無比的地方,而沒有說到底是怎麼樣的地方。

(4) 人想要證明上帝存在這個舉動的方向顛倒了;人無法證明上帝存在,人怎麼能替上帝的存在提供什麼偉大的證據呢?只有上帝能證明人的存在,只有上帝可以替人的存在提供保證。

 

        然而,當我們在批判這些神哲學家他們證明上帝存在的方式時,我們不要忘了,用這些方式來證明上帝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在一個以理性為最高標準的年代,基督徒要用理性的方式來表達信仰的確有其需要。此外,在那個年代中,這些神哲學家表達的對象也不是普羅大眾,而是少數的知識份子。因此,在那個年代,用這樣的方式,對這樣的群體來表達上帝,並不一定是不恰當的。我們必須要有這種歷史背景的考量。

 

六、齊克果的反哲學論證 

        當然,不久之後,基督教中,也有許多神哲學家也因為發現這種證明方式充滿著許多問題,因而開始反對。反對者中,齊克果算是最有名、影響也最為深遠的一位神哲學家。我們就來看他是如何處理上帝存在這個問題的。

閱讀:齊克果的「悖論」之文章 

 

七、齊克果的哲學思想

        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丹麥人,1813-1855,被譽為是存在主義之父。1852年提出「存在先於本質」,是存在主義的思想基礎。齊克果的思想在丹麥受到限制,直到經過半個世紀後,才在德國被發揚光大。德國雅斯培(1883~1969)大力鼓吹齊克果的日記,認為哲學不應該脫離現實,創「存在哲學」。

    所謂的「存在先於本質」,乃是指:人並非有其特定的本質,先天的本質難以界定。既然人的存在乃是個體自我的抉擇過程,那麼每個人的本質就是由人生過程中的抉擇結果所決定。

        齊克果強調:(1)重視單獨的個人(2)強調主觀真理(3)重視個人的自由與抉擇。這日後就成為存在主義的特徵。 他的思想重點乃是「抉擇」:面對未來,存在的主體必須要替自己作抉擇,這樣才能達到他純真的自我。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必須要靠我們去活出來,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沒有任何的藉口可以把自己的罪行或是自己的決定推諉到別人身上,即使上帝是存在的,我們依然要對自己負責,我們自從被拋入這個世界的那一瞬間起就要為自己的一切作為負責。

        我認為:齊克果是最為哲學家重視的近代神學家。他的觀點連哲學家的非常看重。最後,我選擇兩篇齊克果所寫的兩篇比較淺顯、但又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

  (1)詩人:詩人是什麼?他是一個不快樂的人,心中懷著一種深沉的痛苦,但嘴唇的模樣卻使得所傳達出來的呻吟與哭叫,聽起來像悅耳的音樂。人們擠在詩人的四周,對他說:「快一點再為我們唱歌!」。這等於說:願新的痛苦折磨你的靈魂。我寧願是個牧豬人,為豬所瞭解;也不願意是位詩人,為人所誤解。

    (2)哲學家:菲利普威脅要圍攻科倫茲這個城市,於是這個城市所有的居民都很快的起而抵禦。有的人擦亮武器、有的人收集石頭、有的人修護城牆。此時狄奧真尼士(Diogenes)看到這種情景,就匆匆披上斗篷,開始熱心的在街上來回滾動著桶。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回答說:他希望像其餘的人一樣忙,他滾動著桶,是唯恐自己成為那麼多勤勉的市民中唯一無所事事的人。

 

八、結語

宗教總是要求全人的投入、執著的相信,不能有所懷疑。但基督教卻並非如此,它讓人對它質疑。上帝接受人們對祂的懷疑,祂讓亞伯拉罕、摩西、約伯、以利亞、施洗約翰、彼得,及其他的門徒質疑,祂也讓歷世歷代的基督徒、神學家、及哲學家們對祂質疑。而齊克果便是以懷疑出名的基督徒哲學家。 

事實上,沒有經過懷疑的信仰,就無法成為自己的信仰。

但這裡我們要小心,並非是這位上帝很令人質疑,而是人們有限思考內所建構的這位上帝,與真實的那位上帝,差距絕對是非常的遙遠。「東離西有何等的遠,我們所認識的上帝與真實的上帝之間的差距也有多遠!」。因此,不是上帝可疑,而是我們所思想的上帝,是令人質疑的。

    結語:哥林多前書118-31

 

 

 

(以上內容為魏連嶽老師於中華福音神學院2006年暑期「基督教與文化」課程中的授課講章)


 

 

 

 

 

 

 

  
Home Page

 

 

 

 

by 魏連嶽